新华社石家庄12月10日电(记者冯维健)“去年家里的9亩山楂连摘都没摘,全部烂在地里了。收山楂的人出价两毛钱一斤,这连人工费都不够。”对于河北省清河县刘庄村的刘红江来说,山楂销路不畅的问题令他郁闷了好久。
上个月,联户党员赵景磊挨家挨户走访调研,在交谈过程中刘红江说出了心里话,赵景磊随即将其记在联户登记本上,并在全村召开的党员联席会议上提出了山楂销路不畅的问题,没想到得到大部分党员的响应。
经过多年技术积累,目前京东企业业务已形成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底层技术为基础的完整技术体系架构,结合此前在不同企业业务场景中的服务实践,帮助诸多企业合作伙伴向数字化运营与管理迈进。陈伟表示,未来,京东企业业务将连接更多的技术合作伙伴,在更宽的行业广度以及更细分的应用场景,让技术创新与应用在企业中精准落地,助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随着北斗系统的组网进度不断加快,通过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北斗系统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农林渔业、气象预报等领域。产生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北斗也逐渐进入了日常生活。燃气巡检用上北斗定位实时监督;智慧养老装上户外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救助警报器;利用基于北斗的物联网信息系统,全程监管废弃油脂,给“地沟油”找一个安全的家;利用北斗将除雪铲冰车的运作轨迹全监控,实现高效扫雪……
防灾减灾方面,前不久,利用高精度北斗监测系统的实时监测,成功对甘肃省永靖县一处黄土滑坡提前发出预警信息,避免了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在海上搜救方面,交通运输部已累计向涉海用户推广40余万套北斗报警装备,显著提高了海上遇险对象搜寻效率,减少了海上遇险伤亡人数。使用北斗报灾终端机,可以接收北斗卫星发送的灾害预警播报信息,一旦洪涝、冰雪、地震等重大突发自然灾害发生,电信、供电系统出现中断,灾情信息员可以第一时间借助这套系统来上报灾情或应急求救。
此次任务成功也标志着一场硬仗的胜利,持续两年的北斗高密度组网发射任务完成。2009年,北斗三号工程正式启动实施。从2017年11月5日首次发射北斗三号组网卫星以来,北斗系统在两年时间实现了18次30颗卫星发射连战连捷,以平均每月发射1.2颗卫星的高密度,刷新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组网速度的世界纪录。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2000年年底建成北斗一号系统,向中国提供服务;
王泽民说,就像发射场矗立的巨幅标语“颗颗螺钉连着航天事业,小小按钮维系民族尊严”,西昌航天人把这句话记在心里,用自己的力量托举起北斗和航天事业。
2020年6月前再发射两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全面建成北斗三号系统,为全球提供服务。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底层技术也被京东企业业务用于为客户量身打造整体定制化服务方案。
“测试参数不合格不放过,设备性能有问题不放过,测试结果有疑点不放过,出现故障不排除不放过……”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副主任王泽民说,发射中心一直践行着这些行为理念。同时,发射中心按照国际标准建立了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对中心航天发射及相关服务采取科学、系统、规范的管理,有效提升了整个发射场的能力,为任务执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创新技术落地企业多元场景管理 让企业管理更智能
这次任务成功,标志着北斗三号系统核心星座部署完成,北斗全球服务能力全面实现,为全球用户提供性能优异的导航服务,以及全球短报文通信、国际搜救等特色服务。
“正好,我有个朋友在山东开办了一家山楂食品加工厂,我先联系一下那边的需求。”会上,刘庄村党支部书记赵素才想出了解决办法。
北斗三号系统核心星座部署完成,为全球提供导航、搜救等服务
目前,北斗三号全球系统组网已进入决战决胜的冲刺阶段。按计划,明年上半年还将发射两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将比预定目标提前半年完成全部组网卫星发射。据了解,相关部门也已启动北斗系统接续发展的总体论证和关键技术攻关等工作,计划于2035年前,建成以北斗系统为核心的综合定位、导航、授时(PNT)体系。
第二天,赵素才带着熟悉情况的两名党员前往山东,几经周折终于和青州市一家山楂制品企业对接成功,企业承诺以每公斤1.9元的价格收购,全村30多户果农的近10万公斤山楂果一下子有了销路。
据潘艳红介绍,京东集团与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联合发布的“太保互联网采购(e采)平台”是全国首个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增值税专用发票电子化项目,成功打通了采购系统、财务系统、报销系统,实现全流程数据由系统自动生成或通过系统对接自动采集,减少人工操作,实现采购流程的透明化,成为技术驱动下企业采购全流程电子化的新范本。
高密度发射下的百分百成功率,有赖于航天人的坚守创新
如在AI技术应用方面,京东企业业务将“拍照购”用于企业采购场景,让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扫码直接下单,实现工业品的“拍照购”,直击工业品行业长期存在非标品多,缺乏标准信息管理,寻源难、采购价格不统一等问题。依托“一物一码”的数字化技术,已为3000多万个工业品配置相应编码。扫码后,产品品牌、型号、价格都能一一显示。如果工厂中某设备或者零部件损坏,可迅速在京东平台中找到货源进行更换。
图为北斗三号组网示意图。
“技术服务是基础,智能采购是核心,而智能供应链、智能制造是帮助不同企业客户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必须手段。”陈伟介绍,京东企业业务从2014年开始打造数字化采购技术能力并服务于众多企业客户,以2017年发布的“智慧采购678”理论作为整体的技术指引开始布局智能化采购,在此期间,逐步打造完成了一整套完整的产品体系,帮助企业客户全面实现数字化采购的建设及智能化采购的升级。
专家表示,未来,北斗将进一步与互联网、物联网、5G、大数据等深度融合,迎来应用和产业的快速发展期。
以技术驱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从北斗一号数年研制一颗星,到北斗二号3年研制15颗星,再到北斗三号3年并行研制20颗星;从单机产品年交付量百十台套到最高时每年上千台套……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这样的速度得益于不断的创新。
记者在发射场遇到了不少一线人员,他们的坚守让人印象深刻。当发射成功,第二次担任长三甲系列火箭“01指挥员”的白春波如释重负。参与执行过110余次任务的他告诉记者,相比较来说,长三甲系列型号火箭发射任务参与的系统更多,组织协调更加严密,有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现在,我们的发射组织指挥模式成熟,设备设施稳定性可靠,系统岗位文书系统完整,有足够的信心保障任务成功。”
12月16日15时2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五十二、五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
随着业务不断深入,京东企业业务发现,企业需要依托AI、IoT、云、区块链等新技术应用,通过流程优化,减少资源损耗和沟通成本,实现智能供应链和数字化转型,这对于很多传统企业来说是巨大的挑战。据陈伟介绍,京东企业业务专门为此推出了以iSRM智能工业品采购方案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在帮助客户提升其现有体系技术水平的同时,也实现了采购、生产等业务平台的智能化升级。
今年以来,清河县围绕构建富有活力和效率的新型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以党建为引领,探索推出党员包片联户制,按照“居住相邻、行业相近”的原则,把每个行政村划分为覆盖10户左右的片区,党员作为联户人负责联系片区内群众,每个月至少到片区内的群众家走访一次,了解群众生活中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使大事小情不出村,矛盾化解在基层。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总设计师姜杰院士介绍,研制团队开创了“一箭双星”发射高轨道卫星的先例,与“太空摆渡车”——“远征一号”上面级搭档飞行,将北斗导航卫星直接送入工作轨道。这种技术创新为卫星节约能量、延长卫星工作寿命做出了贡献,也大大加快了北斗工程建设进度,大大降低了工程建设成本。
自动驾驶、无人收割、灾害预警,都有北斗系统的身影
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看来,北斗三号组网保持高密度态势下的百分百成功率,来之不易。其中,既依靠各大系统的努力创新,也有赖于几代北斗人的坚守。
至此,所有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全部发射完毕,标志着北斗三号全球系统核心星座部署完成,将进一步提升系统服务性能和用户体验,为最终实现全球组网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往大型招标采购项目需要耗费平均30人、50-60个工作日才能完成,而e采削减了近75%的人工审核环节,实现了成本和效率的全面优化。”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副总裁兼财务负责人潘艳红表示,“与京东集团在互联网采购领域合作,共同尝试区块链在专票电子化方面的应用,改善在对账支付环节纸质发票及报销的传统难题,助推了太保集团采购全流程电子化。”
2012年年底建成北斗二号系统,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
将技术应用到采购中,是一套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光需要具备跨界的技术整合能力,也需要有对企业技术创新需求的精准理解,以及相关运营管理服务经验作为支撑。京东企业业务长期以来在技术研发领域不断投入,基于长期积累下的雄厚技术能力和研发水平优化企业采购体验。
当然,帮助企业客户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还需要有更多的合作伙伴一起共建技术合作生态。“我们会从商机共享、技术产品打造、资源共享、数据能力构建等四个方面,基于采购领域多年技术积累,与各位合作伙伴协同,集合生态力量提升行业技术水平及服务能力。”陈伟表示。
交通运输领域是北斗规模化应用的重点区域。在乡村,通村客车上安装了北斗定位系统、语音报站系统、“防疲劳、防碰撞”主动安全防御系统,与“村村通客车”北斗动态监控中心联网监控,实时守护乘客安全。自动驾驶技术离不开高精度定位导航,小到自主泊车,大到智慧港口自动化港机设备的交互,都“嵌入”了北斗高精度设备。
“我就是抱怨了几句,没想到他全都记在了心里。”刘红江说,当时眼看就要霜冻了,自己也怕今年会和去年一样果子全部烂掉,没想到最后9亩山楂能卖两三万块钱。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斗三号卫星总设计师王平介绍,此次发射的这两颗卫星都是中圆地球轨道卫星,这种卫星的轨道高度大概是2万公里,轨道周期为12个小时左右,和地球自转周期不同步。“从地面上看,它由西向东不断运动、覆盖全球,因此要想提供全球导航服务,主要依靠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它们也因此成为北斗全球组网的核心星座。”
第五十二、五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北斗三号全球系统核心星座部署完成,为全球组网奠定坚实基础。两年来,北斗系统实现了18次30颗卫星发射连战连捷,刷新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组网速度的世界纪录。全天候、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农林渔业等领域,产生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此外,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共识机制、不可篡改、信息可追溯等特点,京东企业业务面向多个行业打造防伪追溯平台等解决方案,从生产、加工、仓储、订单、物流全流程追溯,连接用户和品牌方,实现了精准营销。
对于企业客户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的“四化合一”挑战——数字化、移动化、智能化和全渠道化,京东企业业务采取多种技术协同,并由此形成技术合力的应对手段。其中,以5G为基础的通信技术,以IoT为代表的链接技术,以AI为手段的智能技术和以云为依托的基础设施能力,是四项最主要的应用型技术。
“我们村有43名党员,除了年龄大行动不便的,其余党员全部纳入包片联户管理,每人联系十几户群众。每月第一周的周五定期召开党员联席会议,由党员对所联户走访情况进行逐一汇报,谁家有问题当场协调解决。”刘庄村党支部书记赵素才说。
所有北斗卫星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这里号称“北斗港”,也是北斗系统高效组网的坚实后盾。2019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持续高密度发射,共承担13次航天发射任务,创造出发射当天下一发火箭转场、同一发射工位状态转换仅7天,5星2箭2上面级同时在场测试等历史纪录,每次任务97个岗位、3000余项操作都做到精确无误。
90后于新辰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运载火箭低温动力系统指挥员,也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最年轻的分系统指挥。他常年和液氢液氧低温推进剂打交道,那是号称“一粒米从一米高处掉落的能量就会引起爆炸”的物品,稍有泄漏就会造成难以预测的后果。为了保证气密性,于新辰通过苦练不仅成为人们眼中的“活图纸”,还练就了“听声检漏”的本领。于新辰说,他希望自己有机会能成为“01指挥”。“‘01’相当于发射场的指挥中枢,是指挥中心的大管家,能担任这个岗位,既是对能力的肯定,也是一份荣誉。”
据陈伟介绍,采购ERP是一款采购业务中台技术产品,在其中集成了采购过程中所需要的基础组件,主要作用是可以帮助技术服务公司,在其自有产品和技术能力的基础上快速搭建出功能完善、性能优越的采购平台;神算子数字平台,是一个专注于采购业务的大数据处理平台,其包括数据源、指标层、接口层、应用层四层;采购大脑是一款专注于采购领域里的AI产品,可以对采购全流程中的多个环节,实现智能化提升。
上述目标,将由京东企业业务三款采购“黑科技”产品:采购ERP、神算子数据平台、采购大脑来承接。
运载火箭是开展航天活动的基础。每一次北斗发射任务,都离不开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这个“北斗专列”的托举。作为我国现役中型高轨运载火箭中运载能力最大、技术最复杂、适应性最强的火箭系列,长三甲系列火箭几乎包揽了我国所有高轨道航天器发射任务。目前,长三甲系列火箭以总共42次100%的发射成功率,护送57颗北斗卫星进入轨道。
实施党员包片联户制以来,清河县7000多名党员为群众解决生活中的难事近万件,基层各类矛盾纠纷减少了一半。
无人收割、无人插秧、无人卸粮……北斗正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各道工序,打造智慧农机乃至智慧农业。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无人驾驶收割机与无人驾驶卸粮车组成的收获机系统,能实现粮食收割过程自动化。搭载北斗自动驾驶设备的拖拉机,牵引着精量播种机,可以使播种均匀、深度一致、出苗整齐、省时省力。